第357章 乃颜之死

  广袤草原,烟雨迷蒙,银光一片,连天接地。
  大队骑兵如滚滚洪流般疾驰而来,铠甲和马匹颜色整齐划一。
  仅一眼,便可感受到这支骑兵部队令人畏惧的气势。
  万马奔腾,元军铁骑队列整齐,如惊涛骇浪般直扑乃颜中军。
  哪怕这支部队距离战场还有数里之远,一股强大的杀气便已经铺天盖地般压过来。
  但见,最前面“李”字大旗正在风雨中飘动。
  片刻间元军的援兵已经杀奔而来。
  “董士选,随本帅冲过去,捉拿叛逆。”援军统帅李庭大喝一声。
  “末将得令!”董士选大喝一声,不由自主地加快了马速。
  李庭,金国女真人,至元六年,即1269年从军,参与襄阳之战,后随伯颜入临安。
  德佑皇帝就是由此人押往大都的。
  李庭一生最大的战功是平定岭北、东北、西北的诸王叛乱。
  诸如:撒里蛮、禾忽、昔里吉等,并生擒了乃颜。
  忽必烈之所以在平定一系列的诸王叛乱,特别是平定乃颜叛乱中大肆启用“汉军”将领是有原因的。
  当时的的蒙古将校和乃颜关系亲密,“立马相乡语,辄释杖不战,逡巡退却。”
  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蒙古将领逐渐和忽必烈离心离德。
  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忽必烈搞汉化,用汉臣,损害了蒙古贵族的利益。
  蛋糕就这么大,别人吃多了,“自己”分的自然少了。
  董士选的老爹很有名,是忽必烈都要喊一声“董大哥”的董文炳,足见董文炳能力之强。
  “亲军非文炳难任”。
  掌管亲军,保镖队长的角色。
  这一句话足见忽必烈对其信任之深,董家也因此成为元朝最受器重的“汉官家族”。
  董文炳是忽必烈的“董大哥”,董士选自然而然就是历史上元成宗铁穆耳的“董二哥”了,只不过有点乱了辈分。
  “快,速速令胜纳哈儿、也不干给本汗挡住敌军!”面对着忽必烈精锐骑兵的杀到,惊慌失措的乃颜赶紧下令道。
  “末将得令!”
  胜纳哈儿,也不干两人回应一声,赶紧带着手下的骑兵儿郎调转马头,朝着李庭的元军迎上去。
  然而,骑兵不是步兵可以做到随时掉头反杀。
  骑兵掉头那可是相当困难的,况且在此刻就算掉头,如此近的距离也不足以让战马跑起来。
  而没有了速度的骑兵还不如步兵好使,活脱脱的靶子一般。
  面对着距离不过五里地,飞驰而来的上万元军生力军,东王部落慌了,一个个拽着马缰,不断地拍打着胯下的战马。
  “快,快,快!都特么的快点。”
  联军将校不断咒骂着,
  前面是阿术的元军,后面是李庭的援兵,留给东王联军的空间显得极其狭小。
  在这不大的区域内,胜纳哈儿和也不干的骑兵乱作一团。
  马头拱进马屁股,马屁股贴着马脸。
  少部分外围的联军在一顿操作之下终于完成了转向,朝着李庭的兵马冲了过去。但一切都是徒劳的,刚刚起步还没跑起来的联军骑兵便被一个个的挑落马下。
  “舜卿,你去斩杀这群叛逆!我带人去活捉乃颜!”李庭弯刀一横,轻易的斩下一名联军骑兵的头颅。
  (董士选字舜卿)
  “末将得令!儿郎们随我冲啊,杀光这群乱臣贼子。”董士选一声暴吼,然后夹紧马腹,加速前进,向联军杀了过去。
  “杀啊!”
  几千元军骑兵犹如狼入羊群,一顿砍杀,不断收割人头。
  一时间,乱做一团的联军被杀死一大片,余者鬼哭狼嚎四散奔逃。
  而李庭则带领着其他元军直逼乃颜。
  “大汗,败了,儿郎们顶不住了。”金家奴哭喊着,吓得心惊胆颤。
  “快,金家奴你们举着本汗的旗子朝那边跑,帮本汗把元军引开。”
  “啊,这……大汗?”
  金家奴不傻,往元军人多的地方跑么?这特么的是想让自己去当替死鬼啊?
  但金家奴又不敢公开违抗乃颜的命令,一时间傻傻地站在原地,不知道该怎么做了。
  “快点,等逃出去,本汗把侧妃送给你,本汗知道你对她早已经垂涎三尺。”为了活命的乃颜也是豁出去了,直接许诺把小老婆送人。
  “啊?末将,得令。”
  色字头上一把刀,金家奴豁出去了,举着中军大旗和乃颜分道扬镳。
  不过金家奴也不傻,跑了没多久,赶紧把帅旗扔在地上。
  “乃颜,哪里跑!给我站住!”
  人群之中,李庭还是看到了衣甲鲜明的乃颜。
  “大汗,快快脱掉衣甲。”塔不台也注意到飞驰而来的李庭,赶紧对乃颜说道。
  “塔不台,快,我们走,回辽东去。”急急忙忙脱掉衣甲的乃颜,直接一刀扎在马屁股上,战马吃痛,哀鸣一声直接窜了出去。
  “儿郎们,冲啊,休要走脱了乃颜。”李庭顺势一个转向,挥舞着手中的弯刀,朝着东北方向紧紧追赶乃颜而去。
  兵败如山倒,现在的联军可以说根本没有任何抵抗能力,只顾自己逃命。
  “哈哈!乃颜败了!将士们,随我冲啊!活捉乃颜者赏银一万两!”
  阿术看到联军已败,怪叫一声,引着亲兵卫队一路横冲直撞,急急追赶着正在逃命的阿术。
  一万两银子,绝对是大手笔了。
  但是这点钱对于阿术来说真算不得什么,更何况只有保住了性命才能享受荣华富贵。
  “大王,败了,败了,乃颜已经跑了,我们也快跑吧,再不走就来不及了。”一名联军副将在斩杀了数名挡路的元军之后,对哈丹秃鲁干说道。
  “快,撤退,回家。”
  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原则,在这生死攸关之际,哈丹也管不了那么多了,带着手下数千名骑兵朝着北方疾行。
  整个战场上到处都是正在逃命的联军,有的向北,有的向东,还有的实在是无路可退只能硬着头皮朝着更远的西北方逃窜着。
  ……
  天色步入傍晚,一抹夕阳红出现天际之间。阿术提着乃颜的脑袋和李庭等人有说有笑。
  此时的阿术一扫颓势,言谈自若,仿佛重现当年的意气风发。而随在旁边的李庭,脸色则略显不爽。
  “特么的,败军之将还有脸抢老子的功劳。”李庭压住怒火,心中暗骂道。
  果然,历史的车轮再次偏移,原本活捉乃颜之人变成了阿术。
  “本帅此次大捷,多亏了大汗皇帝陛下英明神武,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啊。本帅回去之后一定面圣谢恩。”
  “大帅此战可是折了不少兵马啊。”李庭不敢多说什么,二哥董士选可不惯着阿术,直接讽刺道。
  虽然忽必烈早已经对阿术心怀不满,但李庭还真不敢在阿术面前造次。
  大德年间,年老的李庭在北征之时,宫里的太监都敢哄抢、焚烧其军用物资。
  李庭也只能忍着一肚子气,不敢声张。
  到最后李庭更是卷入政治斗争郁郁而死,在这个期间若不是成宗铁穆耳连续下诏书要求保护,李庭恐怕都要死于非命了。
  而人家董家可是稳如磐石一般的存在。
  董士选的亲爹那可是忽必烈的卫队长,可想而知董家有多么受宠。
  人比人气死人,虽然李庭是统帅,实质上还不如这么一个二代。
  ……
  “王叔,乃颜死了。”终于逃出来的失都儿,心有余悸地说道。
  “唉,可恨,原本用不了多久我等便可以击败阿术小儿了。可恨,忽必烈怎么就突然派来援兵了?”哈丹秃鲁干一刀砍在地上,愤愤不平地说道。
  (按照辈分哈丹是失都儿的叔叔辈。哈丹又名哈丹秃鲁干,是一个人。秃鲁干是头领、头人的意思,这属于蒙古人取名的习惯。)
  “王叔,如今我等该如何是好?”实力更强一些的失都儿这个时候也不敢摆谱了,苦笑着问道。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