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章 黄雀计划3

  凤台县内,两支部队正在死拼。
  一支部队人数少于另一支部队,可是人数多的一方非但没有利用人多的优点占据战场上的优势,反而被打的节节败退。
  从石器时代以来,为了捕猎和消灭敌人,人类,发明了武术,其宗旨是利用体能、武器和人类杀戮的本能来消灭敌对者。经过几千年的发展,武术在现在发展成为了两个分支。
  一为格斗术,其为竞技和强身健体。竞技有系统的规则和各种门派,同时在学校和社会上教授简化版的格斗术,以供国民强身健体。
  二为格杀术,是各国军方和各大门派中的高手联手而没计,取各国各项武术中的绝招和杀招而来。
  格杀术、格杀术!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是专为军人在战场上而用,每出一招不是致敌重伤就是致敌死亡。因此,各国都严令,格杀术只能在军队中流传,严禁传入民间。
  突击连一百七十名使用的就是格杀术,加上用现代科技制造的全身盔甲和斩马刀的科技加成,杀的最后留在凤台县内的三百名捻军节节败退。
  凤台县凤凰山。
  张宗禹一边看着黑暗的天空,一边看着前方狭窄山路两边凤凰山的山壁,左眼皮直跳,来之前那种不好的直觉再一次出现,似乎马上就有巨大的危险降临。
  “叔父,现在天已经完全黑了,前面就是凤凰山,在这种情况之下不适宜行军,我建议扎营休息,等明天天明之后再次行军。”
  张乐行看着前面的凤凰山,点了点头。
  “全军扎营休息,宗禹,注意警戒。”
  “我明白,叔父”
  张宗禹不愧是捻军名将,不但很快就安排好了防御措施,而且因为心里面的不安,各项警戒措施比以前更严。
  凤凰山内。
  463旅旅长李剑夜视望远镜内,一条长长的行军队伍走来。
  除了四百多辆牛车和马车之外,捻军行军队伍中还有一千多辆独轮车和拉货人力车。
  从凤台县内掠夺的物资太多,四百多辆牛车和马车不够,捻军又在凤台县和周边搜罗了一千多辆独轮车和拉货人力车,这还不够。
  在行军队伍最后方,有七百多名捻军士兵两人一组,抬着货箱和粮包。
  加上这七百多人,才把这次捻军的战利品全部带走。
  “旅长,他们没进山。”
  “这不奇怪,任何将领都不会在这个时候进山。改用第二套方案:突袭。”
  “是,旅长。”
  “记住,不得使用任何爆炸性武器,只能使用各类枪支。”
  “明白,旅长。”
  寅时,现代时间凌晨四点五十分。
  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,在清朝那种电灯都不知为何物又在荒郊野外的情况下,用伸手不见五指已经不足以形容此刻周边环境的黑暗。
  “旅长,这里有两份经过汇总后侦察情报,一为捻军营地警戒人员和巡逻人员分布图,二为巡逻人员巡逻地域和时间。”
  第一队队长递来一张图纸和一份文件。。
  军用聚光手电的光亮下,四个方向的目标显现。
  “八营,你营三个连分别对付北、南、西三个方向,一队,你队对付人员最多的东方。要干净、利落。”
  “旅长,放心吧。”
  李剑抬腕看了眼夜光手表,四点五十八分。
  “给你们三十二分钟,五点半总攻。”
  “明白。”
  四名连长一人拿着一份复制的情报,静悄悄离去。
  凤台县内,郑家。
  三百名捻军战到现在,能站着的仅剩二十八人,围在他们身边的、他们的对手,突然出现的不知名敌人还有一百四十一人。
  身上溅满敌方鲜血的汪柄权没有心思听对方的投降要求,他们还有隐藏任务要完成,没时间在这里磨。
  刀风声中,斩马刀呼啸而下,锋利的刀刃切开皮肤、肌肉、血管和神经,血液飞洒中,一条左腿和身体分离。
  “尽快解决战斗。”
  “是。”
  两分钟后。
  “报告,经过检查,捻军留下的三百人已被全歼。我军受伤二十九人,没有死亡。”
  “立即完成第二项任务。”
  “是,旅长。”
  看着躺在地上新增的六名重伤员在光茫闪过后消失,汪柄权松了一口气。
  不等才大战一场后的手下体力消耗还没休息,对着耳机说道:“将军,突击连准备好了。”
  系统空间内,突击连剩余官兵出现又瞬间被传走,目标:凤台县内临时县衙。
  凤台县内,离郑家一个街区,有一幢废弃的建筑,这是原凤台县首富之府邸。二十年前,这家因家产日丰看不上小小的凤台县搬去了安庆,这里就闲置了下来。
  当年的凤台县令眼看该处面积广大、装饰华丽,就把这儿定成了临时县衙,从此就形成了惯例,凡是凤台县令因各种原因回来凤台县都在这儿办公和居住。
  临时县衙正门,一百四十一人如鬼魅般出现。
  “三排,封住偏门。”
  “四排,封住后门。”
  “其余人随我从正门突入。”
  后院卧房。
  担惊受怕了几天的县令眼看攻城的捻军已经护送着战利品送走了,正要和自己的夫人亲热一下以缓解一下情绪,不远处又出现了喊杀声,吓得他一下没了兴致。直到刚才,喊杀声停了,才喊来巡检,让其去查看一下。
  刚刚走到偏门处,“咣当”一声,偏门被人大力踹开。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