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章 心之俗套

  未经情事困扰的男子,岂能领悟张良面临抉择时内心之煎熬?

  试想,世间几人能狠心绝情于所恋红颜?况乎此人乃张良情窦初开之初恋?

  张良拔剑,却如何也无法让冷锋指向挚爱。

  此非关乎忠贞,非关义薄云天,亦非热血男儿本色,仅是人性纠葛,心不忍为之。

  梅香昔日种种,纵使千般错,张良忆起山间小村共度之朝暮,依旧柔肠百转,难以释怀。

  梅香怔视张良,忽而展露笑靥如春花,“吾自为之。”

  言毕,素手纤纤,轻抚剑柄。

  张良心神微动,僵持片晌,终放手任之。

  梅香执剑,静默须臾,轻启朱唇,言辞温婉:

  “信或不信,与君相伴之时,亦为吾生命中最绚烂光景。”

  此刻,梅香面颊微晕,红霞至耳根,端丽不可方物。

  张良侧目此景,瞬时失神。

  然而,梅香旋即举刃向颈。

  张良面色骤变,双手颤抖,终未夺剑,痛阖双眸。

  或此,方为最好终章。

  唯有自我解脱,方可减轻对张良之歉疚,亦免他于两难之间。

  “勿动!”

  正当此时,方腊一声怒喝,满腔怒火跃下,夺去梅香手中长剑,“荒谬!”

  张良微愕,识得方腊为一方教主,却不明其为何至此。

  梅香见方腊,心中委屈终难掩,泪眼婆娑。

  武大随后而至,近张良身侧,低语解惑:

  “她乃方教主之侄女方金芝,往昔行径皆因受甲七胁迫,君无需自责,亦勿责怪于她。”

  实情确实如斯,方金芝作为方腊侄女,本非蔡府心腹。甲七于三岔口所言,皆为其混淆视听之计,使武家乱阵脚罢了。

  张良闻之振奋,“如此说来,过往…尽是虚妄?何不早言?”

  方金芝以目含嗔,意欲言又止。

  武大多有无奈,这对冤家实属不易。

  思及武大穿越至此,金莲伴身旁,西门庆得秀红,武松与扈三娘正情深意浓,今张良似亦寻得心之所系。

  武中心甚慰藉,非贪恋世间女子之人,更望身边兄弟各有成就。

  观兄弟们成家立业,岂不胜过独享后宫无数?

  ……

  夜幕已深,武大需亲理之事繁重。略进餐食,便匆匆前往丁卯处。

  蔡九刚被押回不久,已被丁卯折磨得人鬼难辨。

  “可有问出何物?”

  丁卯摇头,“皆为无关紧要之言。”

  蔡九目光怨毒投向武大,武大漠视,览阅供词,不过鸡零狗碎,撼不动蔡府根基。

  蔡九虽在蔡府占一席之地,然蔡京子嗣众多,当今蔡府实权握于蔡攸、蔡京之手,他尚无法触及核心秘密。

  “此人日后或有用处,莫令其毙命,其余由你处置。”

  丁卯面无波澜,蔡九之目中怨毒褪去,唯余恐惧。

  武大欲离,丁卯又言:“武大官人,赠你一人。”

  言毕,黑暗中现出一名戴面具之男子。

  武大眉心微蹙,此人行踪诡秘,善隐匿,先前竟未曾察觉他人在场。

  “谢腾,七星盟之杀手,绰号‘天邪’,精通隐匿,暗器技艺超群,今后便由他随侍左右,关键之时或能救君一命。”

  见武大稍有不悦,丁卯迟疑少顷,又言:“此乃周侗老前辈吩咐。”

  古时“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”,非虚言妄语。

  与后世不同,后世或轻唤出租者为“师傅”,古时则大异其趣。

  尤其周侗这般武林泰斗,记名弟子不谈,亲传弟子必精挑细选。

  武大与师尊周侗交往并不多,然周侗始终庇护有加,卢俊义态度转变,或亦周侗施压所致,否则仅凭武大现有能力,短期内难令卢俊义折服。

  卢俊义,河北豪杰,棍法无双,原着《水浒传》中,梁山数计方将其逼上梁山。

  如此英雄,岂是易与?

  加之这名善隐匿之杀手,武大心中疑惑更深,这一切究竟为何?

  丁卯言其善隐匿,使之伴武大,实则意味着“天邪”杀手乃保武大之安危,紧要关头,可代武大赴死。

  何以至此?威震四方,万众归心之俗套,武大自是不信。

  武非古人,乃穿越者,见识人间狡诈,虽不愿疑师尊周侗别有用心,但他信世间无无缘故之恨,自然亦无无缘故之“爱”。

  这非指武心胸狭窄,而是周侗之行常出人意料,背后是否有深意,武大确难揣测。

  当下非深究之时,武大未拒,默然离去。

  归至寝室,疲惫不堪的金莲已沉沉入梦。

  武大望着熟睡的金莲,心中暗叹,歉疚油然而生。

  他对金莲亏欠,太多太多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次日晨,晁盖、宋江、卢俊义、方腊、石宝等人相继离去。

  针对七星盟的清扫行动,正式拉开序幕。

  勿小觑七星盟之类江湖势力,其可为蔡京行诸多事。摩尼教方腊与蔡府反目,除之,蔡府于江湖余威不值一提。

  武大对蔡京的全面反击,正式展开。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