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9章 棉纺厂单方面毁约

  要是旁人在这个时候听到这样的话,肯定会觉得提议的人,不怀好意。
  花钱在外地买房子,而且价格那么贵,纯粹是吃饱了撑的。
  但邱泽海却非常认真思考了这件事儿的可行性。
  “我倒是觉得也可以,只可惜,现在我手里没有那么的钱。
  凉皮厂的生意做不了多少天了,新的生意赚不赚钱还不知道呢!
  要是我现在真的翻了身了,肯定要在这里入手一套房子,还有店铺。”
  沈星宴做生意这么久,靠的就是一个破釜沉舟的闯劲儿。
  于是,他就对邱泽海建议。
  “大哥,你现在手里有一定的资产,还有正在运行的项目,完全可以去银行申请一下贷款。”
  “我要是没结婚,肯定会和你一样,大刀阔斧的干一场,可是我现在带着两个孩子,顾虑就比较多了。我只能一步步的来,步子迈的大了,都会焦虑。”
  沈星宴也表示理解。
  即便是面对同样的事情,每个人的想法也不一样。
  毕竟是自己的大舅哥,沈星宴在给出建议的同时,也会提前为他铺路。
  他和媳妇一样,都是将亲情看得很重的人,他们的人生目标并不只是自己过的舒坦就行了,还要给家人提供机会。
  “大哥,我懂你的感受,这样吧,建房子事不宜迟,必须要安排上了,至于你说的食品厂新项目,我帮你留意着,要是有合适的烤箱就给你买一台回来试试水。”
  邱泽海的新项目是根据件套的销量有感而发的。
  件套厂的生意之所以火爆,是因为临近过节了。
  一些有条件的家庭,给亲朋准备的节礼就有件套。
  而且,已经订婚的年轻男女,互相走动,男方也会给女方送一套。
  而中秋节节礼当中,最不可或缺的,恐怕就是月饼了。
  而市面上现有的月饼,大多都是供销社出售的。
  那个口感并不怎么让人信服。
  硬的拿刀都未必能切开。
  人们吃月饼,都是用牙齿一点一点的啃。
  他之前吃过一种月饼,香软酥甜,口感特别好。
  只是据说这种月饼的做法非常难,需要专业的工具。
  邱泽海想着趁现在这个工夫,先买个机器,学习琢磨一下。
  若是成功了,市场的火爆程度不言而喻。
  有了这笔钱,无论是在媳妇买的那块地上建房子,还是去外地投资商品房,都有本钱了。
  “星宴,对于我来说看,买烤箱这事儿最着急,你要是能托关系买一台,无论多少价格,我都无所谓。”
  沈星宴笑着保证说。
  “放心吧大哥,我已经托南市的朋友问了,不但要买烤箱,就连做月饼的师傅也帮你打听着呢。”
  ***
  邱羽彤刚坐到工位上,白会计就对她说。
  “你们厂子最近运营正常吗?”
  “挺好的,订单已经排到下个月了,现在已经和电机厂那边联系了,让他们加紧再运过来一些机器。”
  白会计提了一个醒。
  “我听到一点风声,似乎有对私营企业收入交税方面的普查消息,你注重销售的同时,也排查一下有没有这方面的漏洞。”
  在会计方面,邱羽彤属于半路出家。
  但白会计却是有名的专项人才。
  从邱羽彤建厂,就帮忙做账,给出了很多实用性的建议。
  “放心吧,白姐,我记得你的教导,做生意的首要条件就是遵纪守法,应该交的税我一点都没忘。”
  听到邱羽彤的保证,白会计微微放了一下心。
  “一定要把方方面面的细节注意好,你现在生意火爆,不知道招了多少人眼红了,小心别人给你使绊子。”
  ***
  只是算计来的时候,你躲都躲不掉。
  件套厂预定出去那么多的货,都是收了定金的,也和经销商签了一份合同,这些货物必须要在指定的日期之前送过去。
  本来邱羽彤以为,件套厂不缺员工,只要大家伙辛苦一下,轮着加班,就能提前把货物做出来。
  可是她一万个没想到,原材料这边竟然出了问题。
  棉纺厂竟然把棉布的价格提了百分之三十。
  而且,还没有现货。
  当时,为了让邱羽彤方便提货,棉纺厂直接让她派人到自家仓库来。
  十几万块的疵品布,邱羽彤又不是一天两天卖完的,她的人可是在仓库待了将近一个月了。
  在里头早就混熟了。
  棉纺厂仓库什么情况,她知道的门清。
  厂里效益不好,里头的存货可多着呢。
  就是件套厂做到过年,也消化不了一半棉布库存。
  现在棉纺厂单方面毁约,背后要是没人指使,她的邱字能倒着写。
  “彤彤,现在工人不怕等,可是客户等不了,原材料的事儿,咱们要赶紧解决了。”
  邱三一改嬉皮笑脸的模样,面容严肃的说。
  “我先去找棉纺厂负责业务这块的张厂长谈一谈。”
  只是对方料到邱羽彤会找他,一早就躲起来了,说是去外地出差开会去了。
  邱羽彤和这位张厂长打了不止一次的交道,知道他最宝贝自己的自行车,往常要是出差的时候,擦的油光锃亮的,还用一块废布盖着。
  可不会像现在这样随意的停靠在车棚外头。
  邱羽彤这个人并不十分聪明,做事儿一般也就直来直去。
  无论多少人告诉她,张厂长不在,她依然等在对方的办公室门口。
  从上午等到中午吃饭时间,一步都没有离开。
  有员工从食堂吃饭回来,她非但没有不好意思,反而非常热情的打招呼。
  “今天的伙食不错,还是红烧肉呢,听说这样的硬菜,一个月也未必轮上一回,今天真是有口福了。”
  虽说领导交待了,不要和邱羽彤多说话,但聊一聊家常菜和工作又没关系。
  于是,几人对今天的菜色给出了非常诚恳的评价。
  “那叫一个香,就着红烧肉,我一顿饭吃了五个馒头呢。要不是肚子实在撑不下了,真想再来一碗。”
  邱羽彤非常配合的吸溜了一下口水。
  “说的我都饿了。我记得张厂长的最爱就是红烧肉,他今天没吃上真是可惜。”
  对方也无比同情的说。
  “是啊,饭堂也没剩多少了,张厂长就是今天下午回来,也赶不上了。”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