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3章 急报,什么急报,曹操心情复杂

  第章急报,什么急报,曹操心情复杂
  樊城内。
  赵云气势如虹,身披重铠,目光神射,满面俱是血污。
  台下五万精兵,盔明甲亮,却极为工整!
  虽然曹操几次三番,强攻樊城。但凭借预先准备好的防御工事,充足的粮食储备和军械军备,樊城从容应付,丝毫不显不局促。
  文聘,魏延,李严,蒯越,霍峻,各自披甲在身,手握冰刃,立于众军之前,目视着赵云。
  此刻,赵云便是这座城的灵魂,五万虎狼之师的灵魂!
  “你们!”
  “可看见了那弥天的烟尘?”
  赵云手中亮银枪挥动,朝着北方一指,高声喊道。
  五万精兵,各自回头,齐齐的看着北方天空,那腾起的烟尘!
  “曹贼此战,必倾力而为。这烟尘,便是呼啸而来的魔鬼!”
  “你们可有畏惧之心?”
  赵云圆睁虎目,神光爆射,注视着众将兵马。
  “必死战,以报主公,以报国家!”
  魏延胸中豪气勃发,手里的大刀,已经按捺不住寂寞,颤颤发声。
  “比死战,以报主公,以报国家!”
  五万精锐,齐声呐喊!
  大汉皇叔,奉密诏讨贼。曹操名为汉相,实为汉贼,欺君罔上,人神共戮!
  荆襄兵马,早就耳濡目染,此刻他们心中,皆是为国而战!
  “舍己为国,日月同光!虽死涅,人天共仰!”
  “今日,我愿与诸公,誓同樊城共存亡!”
  赵云滕然而起,跨上战马,战马人立而起,嘶啸直挂沧海云天!
  “魏延守西门!文聘守东门,李严守南门。我与蒯越,霍俊,共守北门!各领本部一万兵马!”
  “喏!”
  三军齐整,呼啸而来,呼啸而去,不过一刻钟的功夫,五万精兵,已全部到位,布防停当,专等曹操兵马到来!
  ……
  襄阳城内,骄阳似火,刘备汗湿衣襟,滚鞍下马,来不及通报,直入内府,来见军师诸葛明。
  “军师!”
  “刚刚斥候密报,曹操起兵十四万,七路进兵,要围困樊城了!”
  “子龙危在旦夕,岌岌可危。军师为何还如此悠闲?”
  刘备抹了一把脸上的汗珠,看到诸葛明正悠闲的席地而坐,与马良下棋,丝毫不乱,心中震惊不已。
  “军师,樊城……”
  马良原本正在执子沉思,看到刘备急急而来,诉说樊城即将被围之事,心里一慌,手中的棋子,掉落在地上。
  “主公,季常手执此子,已经思量个半个时辰,始终不知如何下子。你既然来了,莫不如帮他一把!”
  诸葛明微微一笑,从马良的棋篓里拿起一枚黑子,递给刘备。
  “军师,子龙深陷樊城,重兵包围,恐难逃城破身死了!”
  刘备声音因为着急而颤抖,狠狠的夺过诸葛明手里的棋子,气愤的抛在棋篓之中。
  “主公勿忧,十数日之前,我便已经安排了兵马!想此刻云长所部战船,已经驰骋而来,将近樊城了!”
  刘备马良,各自震惊不已,方知丞相运筹帷幄,神算难测,早已安置停当!
  ……
  两日之前!
  江夏军帐里。
  “父亲,江北樊城,子龙已经坚持了十日了!”
  关平视察水军防务之后,带领廖化,周仓入帐,只见父亲关羽,正捋须站立,手里握着青龙偃月刀。
  “当日军师分配军务,曾给我锦囊一个,命我十日之后,打开锦囊,依计行事。今日算来,刚满十日。”
  关羽将大刀交给周仓,伸手从怀中取出那副锦囊,托在掌中。
  “十日之间,风云变幻!军师之谋,恐怕……”
  廖化微微皱眉,十万江夏水师,一旦催动,非同小可,若贸然行动,万一有变,整个荆州,都要深受其害。
  众人凝神,目光全部落在关羽手中的锦囊上。
  十万荆州水师的行动,便皆由这方渺小的锦囊所掌控!
  关羽缓缓拆开锦囊,锦囊之中,又是一个小小的油布,折叠数层,包裹的严丝合缝。
  关平上前,将油布放在桌上,小心翼翼的一层一层的拆开。
  终于露出最后的纸团。
  “父亲!”
  关平不敢先看,将纸团递给关羽。
  关羽接过,展平在掌心,注目观瞧。
  转瞬之间,眼光猛然闪耀,抬头凝视着众将!
  “父亲!如何?”
  “将军,如何行动?”
  “可是要驰援樊城了么?”
  关平、廖化、周仓各自问道,但周仓心中更是惶急,他时刻惦念赵云的安危,恨不得肋生双翅,飞入樊城,助子龙一臂之力。
  “关平、廖化!”
  “喏!”
  两人气血翻涌,不知是何军事行动,各自躬身,来到关羽面前。
  “二人,谨守江夏营寨,非我将令,不可轻出!”
  关羽卧蚕眉微竖,沉声说道。
  “父亲,我要……”
  关平少年心性,原本以为,可以领兵出战,跃马驰骋,却没想到领了个守家的任务,心里极为失望,想要争辩,但看到关羽面沉似水,又吓得住口不言。
  “我与周仓,引一万水军,五百艘战船,往赤壁迎接南蛮王的兵马!”
  关羽说话之间,迈大步往外就走,周仓手托大刀,紧随其后。
  江夏水寨,五百搜战船,在关羽周仓的带领之下,浩浩荡荡,往赤壁进发!
  ……
  赤壁岸边,大浪淘沙,惊涛拍岸!
  孟获带领孟优、祝融夫人,站立在沙滩之上,极目远眺,望着江夏方向。
  身后,董荼那、阿会喃、金环三结三位洞主,引领这藤甲军、象阵营和御兽营。
  南蛮之兵,其性最野,自从来到荆州,便一直驻扎在赤壁,终日闲居,虽然只有十日的功夫,早已经磨光了耐心,听说今日出师,可以上阵杀敌,一个个兴致高昂,摩拳擦掌,急不可耐!
  “云长!”
  五百战船登岸,孟获疾步上前,迎上下船的关羽,神情激动的说道。
  “大王!”
  “奉军师将领,特来运送大王兵马,前往驰援樊城,营救子龙!”
  关羽也激动不已,南蛮三军,都是他见所未见,闻所未闻的兵马。
  军师将樊城和子龙的气运,全部压在了孟获的十数万蛮兵身上。
  但军师算无遗策,向来智珠在手,此战也必能成功!
  一万荆州水师,放下踏板,南蛮王三军各自上船。
  五百只战船,扯满风帆,如离弦之箭,往樊城飞驰而去。
  ……
  襄阳军师府内。
  诸葛明调度有方,游刃有余,众将各行其是,井井有条,虽大战一触即发,但整个军师府上下,气氛舒缓,丝毫没有压抑之感。
  军师府的院中。
  此刻马良正按照军师诸葛明的吩咐,在一个宽约丈余,长有数丈的沙盘上,塑造着华夏的地图。
  西凉、江东、辽东、南蛮……
  乃至夷州、琉球……
  马良惊叹军师之智,似乎天下四海,皆在军师脑海之中,万邦风华,尽在掌握!
  每一处大山,每一处河流,何处可以屯兵,何处可以设伏,何处最善驻守,何处不可逗留。诸葛明信手拈来,如掌上观文,将荆州远近八百里内的山川险固,讲述的一清二楚。
  马良奉命而行,将荆州地图,绘制的惟妙惟肖。
  “季常,我兄长可在?”
  马良正凝神绘制,塑造沙山之时,忽然身后一人不知什么时候到来,轻声问道。
  “好图!鬼斧神工!简直此图只应天上有!”
  诸葛亮左手拿着羽扇,右手扶住沙盘的边缘,未等马良回应,早已经被这幅巨大的地图,完全吸引住了。
  “真是好图啊!有此图在手,万里江山,皆在眼前!足不出户,已可便行天下了!”
  诸葛亮再次感叹,他隐居隆中之时,也曾深切研究大汉河山的地形地貌,韬光养晦,等待时机,龙行天下!
  昔日石广元、崔州平、孟公威等几人,与他谈论天下,模拟兵战。合三人之力,也不能与孔明相抗,后来徐庶到来,五人论战,合斗孔明,方以微弱之势,赢下一局。
  但孔明今日一看此图,顿觉自己渺小甚微,简直如井底之蛙,一朝跳出井口,方见天地辽阔!
  “季常,你竟如此高深,我看‘卧龙’之名,于你更为贴切!!”
  良久,马良将最后一道山脊塑造完毕,孔明也刚刚缓过神来,目光中皆是崇敬之色,钦佩的看着马良,激动的说道。
  “哈哈!”
  马良雅然失笑:“孔明,你误会了,我不过是照葫芦画瓢而已,真正的大家,正在内堂呢!”
  马良将手里上色的毛笔放下,轻轻指了指内府。
  “我兄长诸葛闻德?是了!天下除了他,还有谁能有此神技!”
  孔明听到是诸葛明,反而并未完全震惊,只因诸葛明的诸多神技,早已习以为常,种种意外,却又尽在情理之中。
  “兄长有经天纬地之才,可惜少时,为了抚养照顾我兄弟三人,劳苦半生,未曾施展……”
  “我欠兄长的简直太多了!”
  孔明回想往事,诸葛明含辛茹苦,抚养他和诸葛诞、诸葛均三人,心中对诸葛明既感激,又敬佩,却又带着无上的歉意。
  “军师正在内堂,习练书法。孔明此来,当不是在这院中发呆的吧?”
  马良收拾停当,见诸葛亮依然站在沙盘面前,目光无神,静立呆痴。因此笑着拿话打趣着说道。
  “哦……”
  孔明猛然从回忆中醒转:“我找兄长,正有要事禀报!”
  说话间二人并行,往内堂而来。
  大殿上,诸葛明刚练笔书法,墨迹未干。
  诸葛亮、马良二人近前,只见桌面上一卷长轴。
  “西风烈,长空雁叫霜晨月。”
  “霜晨月,马蹄声碎,喇叭声咽。”
  “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”
  “从头越,苍山如海,残阳如血!”
  笔力雄浑,气势如虹,字字如金戈铁戟,却又不失温声柔情。
  原来军师虽然指点江山,纵横杀戮,内心之中,却依旧希望和平,希望老百姓能过上太平盛世的日子,但那股不畏惧战争的磅礴气势,也真是天下绝伦了!
  马良和诸葛亮看着词句,心里也是激动不已。
  “孔明,你来,可是找我的么?”
  诸葛明见孔明进来,放下手中的笔,抬头问道。
  “兄长,江东孙权,昨日差人送来十万石粮米,以资军用,现已到达赤壁,该如何安排,还请兄长决裁。”
  诸葛亮急忙从衣袖中取出一封书信,递给诸葛明。
  “看不出来,孙权倒是个履约的人,当初承诺的粮米,果然兑付了!”
  诸葛明看罢书信,微微一笑:“既然在赤壁,便令江夏水军暂且收纳保管,他日再另行安排。”
  诸葛亮欣然领命,将书信收起,接着问道:“兄长,不知樊城战事,如何了?”
  他连日来忙于其他事务,对于樊城的情况了解并不多。
  马良慨叹一声,低沉着声音说道:“曹操七路分兵,想要一鼓作气,拿下樊城。”
  诸葛亮失惊,双目睁的老大,看着诸葛明:“兄长,曹贼此计,可谓狠毒!他想要攻七留一,祸乱军心,让樊城守军,困境之中动摇意志,若南门外有一人逃窜,兵败如山倒,子龙就完了……”
  诸葛明正色说道:“我当初选子龙,便是为此!我相信子龙能胜此任,子龙的属下,都是忠勇之人,宁死不偷生。”
  马良犹然不放心:“虽然如此,敌众我寡,子龙又是久战疲惫之师,怎么能经得住七路并进呢……”
  诸葛明忽然转身,看着马良:“黄忠可回来了?”
  马良一怔,方才猛然想起,似乎已经有三五日,未曾看到黄忠了!
  “军师,俺黄忠回来了!”
  正在此时,一人背负由基弓,倒提大砍刀,推门而来。
  “汉升,你来的正好,可都办妥了吗?”
  诸葛明看到黄忠仰然而入,轻轻一笑,心里已经有了底。
  “回禀军师,一切都已办妥!”
  “我想刘璋出岐山犯境的消息,此刻也差不多该传到曹操的耳朵里了。”
  黄忠哈哈一笑,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!
  “汉升,难道你这几日不见人,便是到西蜀益州,说服刘璋,发兵支援了?”
  马良不可置信的看着黄忠,惊讶的问道。
  但孔明已知其中深意,看了诸葛明一眼,朗声笑道:“季常,你忒也忠厚了!既然曹操敢以五十万兵马,诈称百万,用以唬人。难道我们便不能放一道狼烟,迷惑与他?”
  ……
  樊城,战况激烈!
  七路兵马,如排山倒海,直逼樊城,喊杀震天,鼓角齐鸣。
  赵云命令三军,不可出城迎敌,固守城防,坚守不出。
  夏侯等七路兵马,虽然声势浩大,但樊城城墙坚固,上面滚木雷石,如下雨一般往城下的曹军招呼,虽然几次竖起云梯,眼看能到达城上,却都被补位接应而来的荆州兵掀翻了梯子,功败垂成。
  已然两日,七路兵马,折损减员将近一半,却不能攻破樊城一处城防!
  而樊城守军,似乎越战越勇,不但没有丝毫懈怠逃跑的迹象,反而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,站在城楼之上,诱惑嘲讽曹军!
  但曹军一靠近,便以弓箭雷石招呼,丝毫不留客气。
  大帐内,曹操往来乱走,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。
  这破釜沉舟的一战,竟然还是不能取胜!
  荀的狼烟造谣,纵然可以吓退马超,若此时迟迟没有打开局面,一旦马超回过神来,再次南下,势必被前后夹击,后果不堪设想。
  “平时个个都说自己是精锐,自己有万夫莫敌之勇!这个时候呢?全成了窝囊废!”
  曹操大怒,生气一抡袖子,将面前桌上的茶杯茶壶打了一地。
  “我军死伤惨重,樊城里情况肯定也好不到哪儿去。丞相宽心,早晚必有捷报到来!”
  程昱宽慰说道。
  “报!”
  “急报!”
  中军大帐外,忽然传来斥候的呼喊声和急促的马蹄声。
  “捷报来了?”
  曹操面色一变,紧张的说道。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