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3章 静观其变

  黄杰附议,轻声道:“诚然,依小女子之见,蔡府静观其变,必是在寻觅时机,一举铲除武植根基!”

  “哈!既如此,老身亦不甘落后,添薪助火。他若扮猪吃虎,老身便教他真成愚钝!武植奉天命入京,明日早朝,吾当联络太尉府同僚,联袂御史台,上书陛下,揭露武植之不轨行径!”

  ……

  与此同时,蔡府内、户部侍郎韩府,乃至童府麾下诸多言官,皆得密令,细究武植诸般不法。

  此番搜罗,非独武植入京后的嚣张跋扈,就连阳谷旧事亦被翻云覆雨。

  例如,武植私盐作坊,早应交归朝廷,然其为一己贪欲,行贿阳谷知县,久拖未缴;

  又如,其酿酒工坊,耗费粮食无数,不顾民生凋敝,图谋厚利,阳谷百姓几至鬻子求食,惨绝人寰;

  更有甚者,武植在阳谷烧杀抢掠,无所不为,玷污诸多清白女子,厌倦即弃,城郊乱坟哀魂遍野;

  再者,武植与梁山等朝廷钦犯私交匪浅,当日劫囚,幕后黑手,恐非他人。

  总而言之,罪状昭昭,污水滔滔,一夜之间,御史台上书十六大罪,恳请皇帝陛下明鉴。

  言官之口,能颠倒黑白,所言之事,虚实难辨,捕风捉影,无所不用其极,誓要令武植身陷囹圄,无处遁逃。

  次日早朝,大太监李彦高呼“有本早奏,无事退朝”,高太尉府言官不顾朝仪,率先越众,直指武植。

  其后,蔡、童两家言官鱼贯而出,有条不紊,一一列举武植十六宗罪。

  朝堂多年未见此等同仇敌忾之景。

  武植横空出世,各派系联手,矛头齐聚其身,是福是祸,未可料也?

  皇帝陛下嘴角微含讽刺,旋即收敛,装作惊讶,下令召武植晋见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宣旨太监踏入大理寺,目之所及,一生难忘。

  只见武植大人立于牢狱桌上,手持长短适中的木棍,置唇边,高歌而吟:

  “吾乃北原孤狼,漫步于苍茫荒野~~~”

  至此,牢门外四位衙役,颈项伸直,对天长啸,效仿狼嚎:

  “嗷~嗷~嗷!”

  “刺骨北风,呼啸而过~”

  “嗷~嗷~嗷!”

  “黄沙漫天,肆虐无阻~”

  “咳咳咳!”

  突兀之声打断和谐,武植大怒:“何方狂徒,胆敢扰我排演!?”

  第二百章 朝见天颜

  武植正自得其乐,声情并茂,沉浸于自我歌声之美,忽然被打断,怎能不恼?

  然转身一顾,见一铁青脸庞的太监,心知不妙。

  太监虽名声不佳,却唯皇宫所有,想必是帝意降临。

  宣旨太监何时不为人尊?何时遭人斥骂?

  武植连忙跳下桌案,行礼赔笑:

  “未知公公降临,武植失礼,勿怪,勿怪。”

  “哼!”

  太监冷哼一声,鼻孔朝天,傲然道:

  “圣上有旨,宣武植入宫晋见!”

  “草民接旨!”

  武大丝毫不感意外。他此举正是欲催各大势力速动,迫使皇帝尽快召见,以免错过冬至。武植在京前便将南瓜名声传扬四海,便是为此大功,有此在手,不信皇帝能昏聩至此,断他前程。

  暗度陈仓,布局深远,武大惯于此道,所行之事,无一不是深思熟虑,他人看似莫名其妙,唯有他自揭底牌,方恍然大悟。

  至于奖惩,武大坦然接受,丝毫不挂心上。速返阳谷,妻儿热炕,才是正途。

  武大出狱,大理寺衙役热泪盈眶,夹道相送,几近喜庆。

  众人近来备受武植折腾,此刻贵人终将离去,自是欢喜不尽。

  然而,那过分明显的喜悦之情,惹得武植不悦。

  他拍着他们肩,语重心长:

  “诸君,你我虽一时相遇,离后各位还需勤练,待我下次再来,尔等技艺若不进反退,嘿嘿……后果自负!”

  衙役心惊胆战,武植大人花样迭出,真怕他下次又出新招。

  最重要的是,武植似极期待重归大理寺?

  衙役们的三观为之震撼。

  谁人无故喜囚笼?

  武植哼着小调,无忧无虑,随小太监步出大理寺,登车前往皇宫。

  无人察觉,武植不经意间,向某处轻轻颔首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北宋皇宫,仿洛阳宫制而建,规模宏大,宫墙周长数十里,威严壮观。

  正殿名为大庆,乃行大典之地。

  大庆殿南,为中央政务区,两处以门楼间隔。

  紫宸殿位于大庆殿之北,为皇帝视朝前殿,朔望朝会、郊庙仪式后的庆贺及接见外邦使节均在此行。

  大庆殿西侧,垂拱殿,乃帝日常处理国政之处。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